Search

【遠端參與亂象多 疫情期間不應通過爭議案件】| 全文看這裡👉
  • Share this:

【遠端參與亂象多 疫情期間不應通過爭議案件】| 全文看這裡👉https://pse.is/3k9gew
全台防疫三級警戒後,政府各項決策或行政處分過程,都因防疫規定而無法以實體會議形式進行,政府機關或民間業者為避免開發案、政策推行進度延宕,部分程序改為線上會議,並要求民眾也需以線上形式參與。

台權會、地球公民、環權會聯合發起記者會,公布蒐集到各單位疫情期間民眾參與程序的各種亂象。

🔴力不從心型:會議軟體居然IE限定,線上環評會議狀況連連
本週一(6/28)「橋頭科學園區環評專案小組第2次初審會議」,會議過程狀況連連。環保署使用的視訊軟體,建議使用的瀏覽器以及驅動軟體都已經停止更新、準備停止服務。

會議途中,也發生農委會、科技部代表無法順利進入會議、進入後因不明系統問題無法發言的狀況。此外,環保署擁有整個會議的麥克風、鏡頭等控制權,團體、民眾更難以如現場參與時提出進一步的發言跟意見。

🔴趁亂闖關型:多個地方高度爭議開發案,欲在疫情期間開說明會跑程序
近期也有多個受到地方民眾高度質疑的開發案,疫情期間仍無視地方反彈聲浪,意圖召開線上說明會。

如漢特太陽能光電廠案,就意圖在6/30召開線上地方說明會,事前未提供會議資料,並且僅附上一張A4的SKYPE會議軟體操作說明,未提供如直播網址、民眾電話表達意見等管道。經民間團體表達反對後,開發單位才緊急暫停會議。

🔴防疫破口型:無視防疫規定召開實體會議,儼然是防疫破口及阻礙參與的疫情圍牆
防疫三級警戒下,仍有機關無懼疫情、實體召開,例如屏東縣在三級警戒期間曾召開兩場環評審查會。

而桃園航空城其他搬遷區的地上物土地徵收審議,也將在下週三(7/7)以視訊會議召開。本案牽涉到19367筆土地,近3350個家庭的強迫搬遷,且表定要搬遷的時間是2024年,卻執意在疫情期間召開,配套措施不完善、且要求無法使用線上設備的民眾至航空城服務中心會議室觀看直播,徒增防疫風險。

民間團體呼籲:
📣應儘速完成線上審議的法制化,當利害關係人明確表示無法遠距參與會議時,審議應暫緩
📣遠距會議無法替代實體會議討論,疫情間不應通過具重大爭議的開發案件及政策。

遠端參與若能持續改進數位落差的問題,有機會作為交通成本較高的民眾的補充參與管道,但線上審議與遠端參與並無法完全取代實體審議及參與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地球公民基金會不接受政府、財團補助,是獨立自主的環保團體。透過調查研究、揭露台灣環境問題,提出解決方案。連結各種社會力,改變法令政策,以各種行動帶來正面的改變!
View all posts